二是在南方新兴供热区域,一方面推进热-电-冷联供等综合能源方案,另一方面将能源系统完善与建筑节能改造有机结合开源节流,进一步开拓综合能源服务市场。
20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根据疫情的发展来把握好政策出台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基本匹配,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同时又能够防范信用收缩的风险和经济下行出现叠加共振,处理好稳增长、防风险和控通胀的综合平衡关系。一,外汇局始终将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倾听企业等市场主体诉求,帮助解决外汇方面遇到的问题,全力加大外汇政策支持力度。
第一,从A股市场内在结构看,现在A股市场的估值还是比较低的,上证综指的市盈率不超过12倍,上证50的市盈率更低,还不到9倍。二是金融市场果断如期开市之后平稳运行,各类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也安全稳定运行,大大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截至3月20日,境内人民币即期交易价贬值1.4%,同期美元指数上升5.2%。同时,我们市场的流动性相对比较充裕,A股的风险相对来讲比较低。大家也关心中小企业,我们调查样本里面的中小企业情况还比较乐观,员工返岗的数量超过了80%。
由于过去特别是2019年外资进入A股市场比较集中,数额也比较大,所以我们拿近一个月的数据跟以前比,可能反差就会显得比较大。将外债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至上海、湖北、广东及深圳等地,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回升。
会议要求,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诉求,及时推出和完善相关政策上述举措的成效正在显现,复工复产正逐步达到正常水平,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回升。减免企业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上半年达6000亿元,实施稳岗返还政策惠及8400多万职工。
实施降准释放1.75万亿元资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紧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免收公路通行费1400多亿元。进一步落实落细已出台的支持企业纾困发展政策,让企业得到更多实惠,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基本民生。
一是针对目前疫情尚未过去,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所得税,延长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相关税费政策实施期限。二是在年初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1.29万亿元基础上,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新增限额,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会议强调,要把做好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是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并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加大对春耕生产、畜牧业发展等支持。
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增加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等,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2.85万亿元。会议要求,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诉求,及时推出和完善相关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今日召开,会议听取支持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推出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稳企业保就业力度。主要包括: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减免。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各部门围绕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精准有力及时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对超过1万亿元贷款本息办理延期还本或付息。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延长免征增值税时间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究竟会是V形、U形还是其他趋势,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数月以来,各国纷纷将基准利率降至历史低位,大量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与外国央行开展流动性互换等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及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这些不仅对维护金融稳定、为企业和家庭纾困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是从侧面印证了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较大、决策者对经济不惜一切给予支持和托底的决心。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布恩本周表示,不要期待全球经济迅速反弹。
随着各国缓慢地放松疫情控制措施,全球经济要回归到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水平将很艰难。目前来看,全球经济要想实现V形复苏可能难度较大。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第一个阶段,决策者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短短3个月的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从多个方面给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尽管全球疫情暴发突然,传播迅速,但各国央行和政府在抗击疫情方面更为果断和坚决。在解封并鼓励企业复工、民众消费之下,消费者的预期已有所改善,流动性趋势已从谷底回升,家庭支出萎缩的速度也比疫情暴发前几周更慢,多种迹象显示世界经济似乎正在触底反弹。预计在未来的时间内,全球还将继续加大支持政策出台的力度,在多国基准利率下调空间已经很小的情况下,政策重点或许会转向财政政策和以扩表为主的货币政策。截至目前,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9%、人员复岗率达94%、中小企业复工率达84%。
而全球背景下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途径、遏制努力的强度和效率、供应中断的程度、全球金融市场急剧紧缩的影响、消费模式的转变、行为变化、信任效应以及波动的大宗商品价格等诸多问题,都可能会给不同国家带来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不过,导致未来全球经济复苏脆弱性犹在的另一个重大风险是,随着各国经济重启以及放松疫情防控举措,世界上会否暴发第二波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此,各经济体还须保持警惕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在前期疫情防控以及金融经济扶助措施的帮助下,近日全球疫情和经济情势出现好转迹象,多国已经陆续开始或者计划重启经济活动。这将是一个非常渐进的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造和重塑全球经济格局,部分工人可能需要离开将长期处于睡眠状态的部门,转移到劳动力短缺的其他部门。而中国有组织、有秩序的复工复产,不仅能保障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更能有力促进全球经济发展重回正轨,这也是在关键时刻为世界经济作出的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中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民众出行及消费日渐回升,中国为稳定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动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公布的《2020年4月全球经济概览》,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大幅收缩3%,造成的影响比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严重得多。随着疫情蔓延,通过隔离、限制外出等措施来降低疫情传播速度已成为各国普遍的选择,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但也对经济活动带来了较大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上一轮金融危机留下的后遗症,将让本轮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变数。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旧伤尚未痊愈的情况下,如今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的脆弱性体现得愈发明显。在前一阶段,各国央行和政府采取的扶助家庭收入和企业流动性需求的措施令人印象深刻。
目前,决策者们将进入一个更为困难的阶段:如何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去力促经济复苏。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场全球化的公共卫生危机让所有国家都难以置身事外、无动于衷
在前期疫情防控以及金融经济扶助措施的帮助下,近日全球疫情和经济情势出现好转迹象,多国已经陆续开始或者计划重启经济活动。不过,导致未来全球经济复苏脆弱性犹在的另一个重大风险是,随着各国经济重启以及放松疫情防控举措,世界上会否暴发第二波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此,各经济体还须保持警惕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